4月以来的天气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
一、4月1日至6月23日气象条件分析
4月1日至6月23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2.8℃,与历年、去年基本持平,均略高0.4℃,比1998年同期略低1℃,接近2013年同期;农区东部比历年同期略高1℃,西部持平;该时段降水量全省平均为158.9毫米,比历年同期偏多20%,比去年同期偏少26%,比1998年同期略少7%,比2013年同期偏多17%,除三江平原东部和南部较历年同期偏少外,其他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成以上;截至6月23日,≥10℃活动积温全省平均为805℃,比历年同期略多26℃,比去年同期略少17℃,≥10℃活动积温与历年同期比较,在空间上呈西少东多分布;该时段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622小时,比历年同期略少18小时,比去年同期偏少198小时,除松嫩平原西部、三江平原东北部偏多外,其他大部地区偏少1~132小时。
4月1日至6月23日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气温为8.7℃,接近历年、1998年和2013年同期。该时段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为243.7毫米,比历年同期偏多49%,接近1998年同期,比2013年同期偏多32%。
二、4月以来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
4月全省气温偏高,降水偏少,有利于土壤解冻、地温回升和偏涝地块散墒,整体气象条件对备春耕生产有利;5月全省气温正常,降水偏多,大部地区的大部分时段土壤墒情适宜或较适宜,大田播种较为顺利,但5月出现多个低温时段,其中5月7-8日、11-12日、15-17日、24-30日低温过程明显,且下旬降水天气频繁,导致大田作物出苗、幼苗生长及水稻移栽、返青速度减缓,大部地区作物生育期略有拖后。6月上旬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,尤其前半旬历经寡照、低温过程,部分时段低于作物生长下限温度,对作物生长速度略有影响,部分地区大豆、玉米生育期拖后5~7天。因5月下旬松嫩平原大部降水偏少,6月上旬降水空间分布不均,导致松嫩平原土壤干旱有所发展,但其他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或偏湿。6月中旬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略高、降水偏多,但空间分布不均、日照略不足,6月17-21日出现低温时段,18日部分农区日平均气温在17℃以下,不利于水稻分蘖,同时减缓旱田作物生长速度,但因降水偏多,松嫩平原土壤旱情基本解除,中东大部土壤偏湿。
综合来看,4月以来天气特点为天气回暖快,尤其是前期温高水少,利于备春耕生产;中期降水偏多,大部时段里农区大部土壤适宜或偏湿,气温总体正常,春耕春种较为顺利;5月份低温时段较多,影响大田作物出苗、幼苗生长及水稻移栽、返青,导致作物生育期略有拖后;6月以来以降水多、且空间分布不均,并伴有寡照和低温天气为主要特征,略延迟的作物生育进程未获得有效补偿,但各地农作物生育进程仍在安全成熟范围内,对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影响不大。
三、农业气象灾害
6月1日、6日、9日松嫩平原部分市(县)遭遇了极端天气,如尚志、延寿、克山、呼兰等地出现了龙卷风、冰雹、大风等灾害性天气,造成了局部地区农作物受灾及农业设施损毁的农业气象灾害。
6月1-21日大兴安岭全区平均降水量为154毫米,最大降水量合量出现在新林,为197.7毫米,最小降水合量出现在漠河,为83.5毫米,其他地区降水合量为109.1~187.3毫米,降水量级较大的时间主要集中于15日、17日,由于降水偏多,大兴安岭黑龙江流域汛情严重,部分农田受淹,低洼地块排水不畅,导致局地农田内涝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。
四、农事建议
4月1日至6月23日,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气温、降水量均相似于1998年,建议黑龙江流域、嫩江流域持续关注汛情变化,关注汛情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;各地农区视天气条件及时开展排涝、清淤、中耕、除草、施肥等农事活动,加快秧苗生长,同时重点关注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。